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中日美三国“演义”: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发布时间:2010-10-18  来源:新华网-文汇报  字体大小[ ]

  中日美关系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三边关系之一。近年来,中日美关系出现了向着平衡、合作、开放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对东亚以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日本政局变动、美国强化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和朝鲜半岛局势给这一地区带来了新的变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于10月16日和17日举办了“中日美关系论坛”。来自中日美三国40余位专家学者就“中日美关系与东亚多边合作”的主题交流了各方观点。

    本刊特邀与会的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关系系副教授白永辉(Jean-Marc F.Bl anchard)和上海政法学院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郭学堂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对话,以飨读者。 ——编者

    关于中日关系的走向

    记者:最近,东亚地区形势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围绕朝鲜核问题的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中美、美日、中日关系也因国力、心理和政策取向而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摩擦。两位专家如何评价中日美关系发展的现状?

    白永辉:我主要谈谈中日关系,中日摩擦自19世纪末以来一直是东亚国际关系中的特征。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后,尽管两国间存在不少矛盾,但交往与合作是主流。新世纪的最初5年,中日关系基本上处于紧张状态,2005年后随着经济关系的扩大、外交关系的密切和相互间敌对情绪显著降低,以及教育科技和民间交往的加强,两国关系才出现了发展,2008年6月还达成了东海共识。不过,不久前发生的钓鱼岛事件使两国关系急剧降温,持续了30年的合作竟然在双方分歧出现时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这的确是一种预警。

    郭学堂:中美日关系在近些年的发展状况说明了这一地区局势的多变性、三边关系的脆弱性和对东亚稳定的关键性。就中日关系来说,2005年之后两国关系在矛盾和沟通中稳步发展,2008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访日“暖春之旅”还成就了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同声明,此后达成的东海共识更说明了中国政府希望中日关系持续稳定的愿景。今年5月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还强调三国合作。

    但是,日本政局变动、美国强化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和朝鲜半岛局势给这一地区带来了新的变量。在这种背景下,中日关系出现严重摩擦有一定必然性,但日本政府以令人不解的方式处理双边纠纷,的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静观中美关系,倒更有轨迹可循,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已经有很多年了,防范和围堵一直是其对华战略的基本特点。布什政府时期如此,奥巴马政府时期也是如此。如果说新世纪美国两位总统对华政策有所区别的话,那就是奥巴马政府的言行不一致,一方面说欢迎中国崛起,要和中国同舟共济,一起相互间实行“战略再保证”,另一方面却要求中国负起与实力不对称的国际责任,又不保证中国的核心利益。等到中国不吃美国送的“胡萝卜”,就干脆用上“大棒”了。今年年初是对台售武和奥巴马接见达赖喇嘛,此后是利用韩国“天安号”事件强化在中国近海的军事存在和威慑力,到最近又拿南海、贸易逆差和汇率问题说事,招招指向中国经济发展和军事安全的要害。实际上,二战后的美国外交史,历来都是“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白永辉:2008年至今中日关系中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也有,特别是对于两个地理上相邻、并具有各自地区和全球利益的国家来说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令人苦恼的问题是这些摩擦为什么会升级这么快。

    郭学堂:从中日美关系的发展现状中可以发现,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双边层面上,而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在双边和多边两个层面都有。我倒一直认为,中日关系改善的空间很大,只要双方有和平解决纠纷的意愿,坚持以合作互惠为原则,不以美国因素为规划双边关系的坐标,关系应该会很快好起来。

  关于美国在东亚的角色

    记者:最近一些年来,关于美国在东亚扮演的角色和地位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高调宣示自己是“太平洋国家”,近期加强了与一些东亚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关系,也加强了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的未来角色和地位问题?

    白永辉:有中国学者曾经提出过美国在中日紧张关系中扮演角色的问题,2007年中国呼吁建立中日美三方对话机制,也说明了中国看重美国在中日关系的作用。我认为,如果美国的确发挥作用的话,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要么不让美国插手,要么就让美国在积极的意义上发挥调和作用。

    郭学堂:在美国加入东亚峰会、日本前首相鸠山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等等多边问题上,中国的表态比较谨慎。尽管东亚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朗,但建立东亚共同体不是中国或者日本能够说了算的,鉴于东亚国家与美国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排除美国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20年来日本国内政治力量在看待美国的作用问题上摇摆性更大,日本长期希望摆脱美国的束缚,成为“正常国家”,但又怕美国把它抛弃。最近两次日本政府更换,就与日本对美外交“左右为难”有关。

    白永辉:美国向日本提供先进武器,支持日本在亚太安全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采取措施避免美国自己与日本出现紧张关系,所以华盛顿也不总是有能力影响日本的政策选择。比如,美国和日本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就有分歧。

    郭学堂:我刚才提到,中日关系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各自障碍有所不同,美国对中国强大的担心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时“中国威胁”在美国眼中是模糊不清的。过了大约10年,随着中国崛起步伐的加快,“中国威胁”的影子越来越清楚了。到了奥巴马政府上台,“中国威胁”在美国眼中已经成为现实了,这就是近一年来中美关系出现动荡的内在原因。当然,中美之间的相互不信任感都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只不过奥巴马政府的做法可能增强两国间的战略互疑,如果中美两国在双边和多边矛盾中产生误判,那么中美之间的战略较量就会对双边关系和地区安全产生破坏性后果。

  关于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

    记者:东亚地区最近的局势变化影响到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本和美国到底如何看待中国发展和中国崛起?

    白永辉:随着经济改革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和政府收入同步增加,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第四大主权财富基金、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最大的出口份额等等。特别是日本,深深感受到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对于中国的巨大落差,我经常在日本学界、企业界和学生中感受到这种情绪。

    郭学堂:其实,我认为这样的感受不只日本一个国家有,欧美都有存在,只不过日本离中国最近,而且中国的GDP也是今年刚刚超过日本,媒体报道加上各方评论,客观上放大了中国崛起对日本发生的影响。实际上,中国GDP超越日本并没有削弱两国的经贸关系,两国在2008年和2009年的贸易额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还在增加,这充分说明了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白永辉:我赞同这种看法,中日双方都需要冷静,约束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避免误判,这是改善双边关系的基础。

    郭学堂:这是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主要在于有没有战略互信,中日之间和中美之间都需要建立和加强战略互信。不过,建立战略互信的基础在于相互理解和尊重。不能看到中国经济强盛了就来“揩油”。在经济相互依赖和全球化背景下,“搭便车”是常有的事情,这是双方自愿,因为双方都知道这是双赢;但有的国家老想单方面在经济上占中国的便宜,今天“揩”点“油”,明天“揩”点“油”,不让占便宜就凶相毕露,强行“揩油”。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两败俱伤的做法。

   关于东亚安全与东亚合作

    记者:东亚合作趋势由于近期东亚局势恶化而受阻,你们如何看待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郭学堂:我记得在最近几年,起码在中日韩三国中,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都非常热衷讨论东亚一体化的可能性问题,因为在这一地区的确出现了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中日韩和东盟十国的经济联系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更加强了,即使是去年恶化的朝鲜核危机也没有冲淡这种乐观的情绪。但是,近一年来东亚局势的巨变竟然让不少人对东亚合作趋势发生动摇,认为东亚不再安全了,东亚合作也是梦中的“黄粱”了。情况的确比较严重。

    白永辉:东亚地区的紧张因素不仅会恶化其自身领域内的状况,同时也可能激化其他摩擦。表现在中日关系上,这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中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崛起,二是中日能源和产品竞争,三是两国各自寻求在世界上不同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中日竞争给双方带来了焦虑感和威胁感,导致了螺旋式上升的不安全感。

    郭学堂:在国际关系中,国家间的误解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政府政策要引导,媒体报道要客观,同时要加强民间交流。

    白永辉:目前,不要对经济关系能解决政治和安全紧张关系给予过大的期望,密切的经济关系有助于推动双边关系,但也会带来不安全感,也会使一方出台打破相互依赖状况的政策,继而带来摩擦。双方需要有意愿寻找解决领土和海上纠纷的“创造性办法”,并在寻找全球资源和扩大影响力方面思考建立合作的办法。

    郭学堂:白教授提出的建议其实和中国政府提出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思想是一致的。东亚合作的确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合作基础,如果不正确处理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经济基础也是脆弱的。从短期看,中日双方特别需要冷静处理双边危机。稳定中日关系需要两个前提,一是维持现状,也就是外交政策回到危机发生前的状况;二是保持距离,也就是在军事上保持距离,避免擦枪走火。两个前提都需要政治意愿和决策意志。在中日关系稳定下来之后,通过高层接触和对话,就能使两国关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GAN  JADE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